常常有妹子拿著單位體檢報告來看婦科,“醫生,這是我剛剛出來的體檢報告,B超說我有盆腔積液,那我是不是得了盆腔炎呢?我該怎么治療呢?”
超檢查所說的盆腔積液,其實就是子宮直腸陷窩(也稱后陷凹)有積液。子宮直腸陷窩是在平臥時腹膜腔的最低點,而液體通常容易流向最低點,大約幾毫升的液體就可能通過B超檢查發現。
盆腔積液,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
一般生理性盆腔積液的深度小于1cm,且沒有其它不舒服的癥狀,通常也不需要特殊處理,因為過一段時間就會被吸收。它只是一個癥狀,而不是某個疾病,所以大家B超檢查看到‘盆腔積液’先不要慌張。
女性多多少少都會有盆腔積液的現象,尤其在排卵時期,長到2厘米大小的卵泡破裂之后,其中的液體就會流出,對周圍的腹膜刺激產生積液。
還有就是月經期間,經血可能會出現逆流情況,進入盆腔形成積液。
腹腔的器官之間也有液體潤滑,這些液體也可能積聚在盆腔中。
所以,一般2cm以下的積液是不需要在意的,1-2周的時間就會因為腹膜的吸收功能而自行把“積液”吸收。
但一些機構為了盈利,會告訴女性盆腔積液就是盆腔炎。然后進行一系列的抗生素治療。治療“一個療程”后再去復查B超,B超檢測報告發現“積液”沒有了,給女性治療的醫生就說“盆腔炎”治愈了。
如果是首次檢測到少量“盆腔積液”,不用過分緊張,更不需要馬上進行“治療”。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剛過排卵的日子,“積液”就是卵泡液;其次,月經來潮剛剛干凈,“積液”是經血少量倒流引起的。如果有上述情況,就不必急于用藥,可以等下次月經結束三五天后,再進行一次B超檢查即可。
要注意的是,病理性盆腔積液需要及時就診
如果B超顯示積液量較多、范圍較大,且伴有單側或雙側腹痛、腰骶部疼痛、腰酸下墜、脹痛,月經周期異常,甚至消瘦、乏力等癥狀,就要警惕是否真的為盆腔炎了,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排除宮外孕流產、卵巢囊腫破裂、惡性腫瘤、結核等原因造成的盆腔積液.這就需要及時到醫生處就診了。
一旦發現異常的盆腔積液,要盡早就醫,畢竟病理性盆腔積液危害比較大,病理性盆腔積液就是盆腔存在炎性滲出物,多是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,不加以治療的話,積液會慢慢變多,嚴重會導致女性不孕。
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兩類
急性盆腔炎:其癥狀是下腹痛、發熱、陰道分泌物增多,腹痛為持續性,活動或性生烽后加重。若病情嚴重可有寒戰、高熱、頭痛、食欲不振。月經期發病者可出現經量增多,經期延長,若盆腔炎包裹形成盆腔膿腫可引起局部壓迫癥狀,壓迫膀胱可出現尿頻、尿痛、排尿困難;壓迫直腸可出現里急后重等直腸癥狀。急性盆腔炎進一步發展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、敗血癥、感染性休克,嚴重者可危及生命。
慢性盆腔炎: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,病程遷延所致,慢性盆腔炎癥的癥狀是下腹部墜脹,疼痛及腰骶部酸痛,常在勞累、性交后及月經前后加劇。其次是月經異常,月經不規則。病程長時部分婦女可出現精神不振、周身不適、失眠等神經衰弱癥狀。相關閱讀:盆腔炎的因素
換一句話說:超聲檢查有“盆腔積液”不能簡單地診斷盆腔炎,要綜合分析做出判斷,一定要到正規專業的門診部去看病呀!更多疑問可直接在線咨詢我院醫生。